寒门老太种田忙,踹飞逆子成首富
七颗木头 |
本书由掌阅文化(得间)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
版权所有 · 侵权必究 |
“小五,娘向来最疼你。如今娘得了绝症,这银子就该你拿!”
老大张和顺眯着眼睛打量着小弟,眼里满是算计。
张和寿当即就不干了:“大哥,你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!娘半死不活的,谁知道她一口气吊多久?死了也就罢了,就怕她不死,反倒我要被她害死了!你是长子,这银子就该你拿出来!”
白头白发的李翠兰站在屋外,听着子女们激烈的争吵声,心脏一阵抽痛。
她含辛茹苦一辈子,一个铜板都舍不得花,全都省下来给了子女,可现在她得了绝症,这些子女却不愿给她治病,甚至咒她早点死。
冬夜的张家村格外的冷。
听着子女的互相推卸责任,李翠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呼吸急促。她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,全都是为了子女在奉献,却不曾想,竟养出了一群没有良心的讨债鬼!
“我才不拿!”
张和顺声音炸起,愤怒至极,“你怕娘不死拖累你,我就不怕?更何况,娘花在你身上的银子最多,分家的时候也是你得的最多,这个时候就得你给她治。”
张和寿撇了撇嘴,这事儿他无法反驳。
“我承认我花家里银子最多,也分了不少的家当。但那是因为我年纪最小,娘自愿给我的!”
“三哥,你们不要吵了。大家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,我是真的没有银子。但我和宾儿两个人能照顾娘,这段时间我就照顾娘吧。”
张家小女儿张和娇开口,布满老茧和冻疮的手搅在一起,脸上却满是窘迫。
相对于其他的兄弟姐妹,张和娇身上的补丁打了一个又一个,瞧着十分寒酸。
老四看着张和娇的眼神很是不善:“小妹啊,你在这里故意做好人有什么用?你把娘接过去,你是不用拿银子出来了,可事情还没解决呢!你没银子还不是要回来找我们!要我说,你接回去也行,所有开支你都承担了!”
兄弟姐妹的无情让张和娇痛苦万分,她闻言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。
张和娇的儿子孙宾站在他娘身边,咬牙道:“娘,我们就是去乞讨也得给姥姥治病!”
张和娇嘴唇颤抖:“可是……可是咱们家真的没有银子啊……”
“娘,没有银子我们就去借!总归是要给姥姥治病的。”
他娘如今这般,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背负上不孝的骂名了。
众人闻言,脸上有些讪讪。孙斌一个外甥都能说出这样的话,更何况他们还是亲儿女……
但他们谁也没吭声。
老太太早就不行了,好死赖死都是死,她死了,所有人也都解脱了。
李翠兰在门口泪流满面。
儿子们开门要走,看见她,讪讪地轻咳一声各自离开。
没人关心她冻得通红的脸和皴裂的手,手上的老茧都是她一辈子为了子女们奋斗的印记,可现在谁也没有多看一眼。
张和娇看见她,忙道:“娘,您想吃啥,我给您做。”
李翠兰没有说话,而是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破旧的粗布帕子,转手塞进了小女儿的怀中。
“拿着。”
张和娇意识到这是什么,连忙将帕子推了回去。
“娘,这银子您自个儿留着,不用给我。”
“给你你就拿着,别说废话,这些年是娘对不住你啊。”
张和娇的眼泪顿时就落了下来:“娘,您这说的是啥话。”
李翠兰没有解释,只是怜爱的摸着小女儿的脑袋。
“以后啊,别总是那么傻了。”
她这个小女儿待人真诚,为人良善。只要别人对她好一分,她就恨不得对人掏心掏肺,真是个傻姑娘。
“娘,我……我知道了。”
张和娇的声音哽咽。
用过饭后,李翠兰没再让小女儿和外孙留下陪自己。独自一人留在屋子里,回忆着每个孩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。
想着自己去世的老伴,想着她偏心的小儿子,想着几个儿女之前在她床榻前争吵的模样……
她不由的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意,是对自己的嘲讽。
没想到她李翠兰要强了一辈子,到头来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。
身上的温度越来越热,在这样一个孤寂的夜里,李翠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李翠兰是被儿女们的喧哗声吵醒的。
她看着几张熟悉的面容,神色有些恍惚。
她不是已经死了吗?怎么又看见了这几个逆子?
“娘,刚才的事情您考虑的怎么样了?”
小儿媳王春娟有些着急的看着婆婆。
李翠兰皱眉:“什么事情?”
王春娟不高兴的撇了撇嘴,她婆婆这是故意装傻呢?
不过今天无论如何,她都要让婆婆把分家的事情定下来,这样他们才能尽早的拿到银子。
“娘,之前官府的人可是说了,这分粮食可是按每家每户分的。咱们这一大家子要是不赶紧分家,不知道要少领多少粮食呢。”赵甜脸上是遮掩不住的喜色。
李翠兰放在衣袖里的手,忍不住掐了自己一把,可真疼啊!
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里,就变成了她因为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喜极而涕了。
老大看到他娘这样,不由的着急起来。
“娘,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都成亲了,就我还没成亲,我还是家中老大呢。这个时候把家分了,银子就没有多少了,没有礼钱,赵甜他们家不会愿意把她嫁给我的。”
“大哥,你的亲事哪里有家里多分点粮食重要啊?只要咱们家能多领几分粮食,那日后家里人就不用饿着肚子里。多了的粮食还可以卖了换银子,到时候大哥想找个什么样的嫂子找不到啊?”
王春娟安抚着大伯哥,企图劝说他。
张和顺虽然是个乡下汉子,但他可不是那种敦厚老实的人,反倒是个内里藏奸的。
“弟妹这话说的有意思,听说官府给分粮食要等到两三年后呢。到时候人家肯定先可着距离京城近的地方发,咱们这个穷乡僻壤的,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。到时候你们一家家的倒是和和美美的,就我一个三四十的老光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