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第一台样机,震惊姜爱国
孙会计的笑声像铁片刮过耳膜,刺得人生疼。
刚刚还因完美晶体而迸发的那股自信,被屏幕上一片雪花乱点生生按灭。
这几个字放在现在,比刀还冷。
“完了……”
赵铁柱嗓子干涩,腿脚都开始打飘。
抱多大希望,失望就有多彻底。
钱宏明和姜爱国直直地盯着仪器屏幕,脸色阴沉,却一句话都没有。
他们早已把问题猜得透透的。
信号全乱了。
这是这个时代的电子设备最怕遇上的老麻烦,也是顶尖专家都头疼的难。
就是你想在菜市场里辨别一根针掉地的响声那种级别。
理论能改善,设备电路能再动手,可需要一次次推翻、实验、测校,还有那份希望中的时间。
啥都紧巴巴。
“钱老,不用再硬撑了,差不多就这样吧。”
孙会计抱着膀子,嘴上还挂着点幸灾乐祸。
“文化人都这德性,会说未必会做,碰见实事就泄气。如果不打算拉扯,还是早点报下清单,让我们直接认领了。”
他带来的工人们已经开始陆续在一圈转,好像挑猪扒肉,视线跟着哪都不留情面。
窝囊,非常窝囊。
几十年都在科研路上的人,竟被分到这一步,靠假账的会计指手画脚。
姜爱国攥紧了拳头,一滩怒气在肚子里憋得直打颤。
就在从头到脚压住空气时,
周川突然起身。
他看都没看掉线的仪器那一眼,更没理后面碎嘴的孙会计,兀自走去院子角落,一堆被当废品丢着的电子破烂堆前。
人都愣了下,真不懂他这一歪门是什么路数。
只见周川朝里翻扯一阵,
最后拿着一块不过指甲盖大的漆黑芯片晃了晃。
“这个……是老‘东方红’计算器上拆来的吧?”
一旁的电子老专家瞥了眼,有点不敢确认地说道。
那芯片根本配不上搞科研这两个字,只是国内最早一茬集成电路,也就能拼几十块做个计算器,加法都得等半天才反应。
大伙一致觉得这玩意就是废铜烂铁。
可周川如同找着宝,抓了几根连线,抄把电烙铁玩真格的。
拆了探伤仪,线直接飞接在信号端。
精密复杂的模拟电路全然不管,偏要让小小一枚芯片顶到核心位置。
“这是几个意思?”
“拿块计算器芯片去处理探伤仪信号?难不成疯了。”
一阵议论还没散,老专家们已经难得一见地惊诧,认定他这是让打击直接崩坏掉了。
孙会计嘴巴都快咧到耳根。
“哈,没路了吧?还做什么法呢?”
“糟蹋俩废线也能让东西起死回生?这能叫科研,怕不是在胡闹。”
这一切纷扰,周川全数当作没听见。
他找来纸笔,趴在桌子上,开始飞快地书写起来。
写的不是众人熟悉的物理公式。
而是一行行由0和1组成的,如同天书般的代码。
汇编语言。
最底层,最原始,也最考验程序员功力的机器语言。
他的笔速快得惊人,几乎没有片刻的停顿。
仿佛那套复杂的算法,早已刻在他的脑子里,现在要做的,只是誊抄出来。
卡尔曼滤波算法。
一套领先了这个时代至少二十年的,最优自回归数据处理算法。
它的核心,就是用软件的逻辑,去弥补硬件的缺陷。
硬件的信号是混乱的,是充满噪声的。
没关系。
算法 会根据上一时刻的最优结果,来预测下一时刻的真实信号应该在哪里。
然后,它会结合当前这个充满噪声的测量值,用一个动态调整的权重,计算出一个新的,最接近真实值的最优结果。
周而复始,无限逼近。
这就像一个绝顶聪明的神探,在一片混乱的线索中,总能剔除所有的伪证,找到唯一的真相。
十分钟后。
周川停下了笔。
他将写满代码的纸,连接到一个简陋的编程器上,将数据烧录进了那块小小的芯片。
做完这一切,他重新接通了探伤仪的电源。
所有人的目光,再一次,聚焦到了那块小小的屏幕上。
孙会计脸上的嘲讽,也在此刻达到了顶点。
他等着看那片熟悉的雪花,等着宣布这群科学家的彻底破产。
然而。
一秒。
两秒。
屏幕亮了。
没有雪花。
没有乱码。
只有一条稳定得如同用尺子画出来的水平基准线。
安静。
平滑。
整个世界,仿佛都在这一刻,被这条线彻底净化了。
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!”
负责电子的老专家,手里的眼镜“啪”的一声掉在地上,摔得粉碎。
他死死地盯着屏幕,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。
他一辈子都在跟电路噪声作斗争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要得到这样一条干净的基准线,有多难。
那需要最顶级的屏蔽室,最昂贵的元器件,最复杂的滤波电路。
可现在,周川只用了一块垃圾芯片,和一段他看不懂的天书代码,就做到了。
不,是超越了。
这不是技术的胜利。
这是神迹。
周川没有停下,他拿起探测头,对准了旁边那块测试用的钢板。
屏幕上,那条平直的基准线,瞬间出现了波动。
一个清晰无比的,代表着钢板内部裂纹的缺陷波形,被精准地勾勒了出来。
稳定,锐利,没有任何一丝多余的毛刺。
“成了……”
姜爱国喃喃自语,他伸出颤抖的手,接过了周川手里的探伤仪。
他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,对着院子里的一根钢管照了一下。
屏幕上,清晰地显示出了钢管的壁厚,均匀,无损。
他又对着一块废弃的发动机缸体照了一下。
屏幕上,立刻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标记出了一个细微的砂眼。
那个位置,用肉眼根本无法察异。
“成了!真的成了!”
姜爱国猛地抬起头,这位坚毅了一辈子的老人,此刻竟是老泪纵横。
他举起手里的探伤仪,用尽全身力气,对着院子里的所有人,嘶吼出声。
“比德国人的还好用!”
这一声嘶吼,像是一道惊雷,炸醒了所有还处在呆滞中的人。
钱宏明冲了上来,一把抱住姜爱国,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,哭得像个孩子。
赵铁柱和其余几个研究员,也全都沸腾了。
他们欢呼着,跳跃着,将所有的屈辱和绝望,都宣泄了出来。
那个负责电子的老专家,快步走到周川面前。
他没有说话,只是整理了一下衣衫,对着周川,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“周老师,请受我一拜!”
“您今天,给我们所有人,上了一堂什么叫‘数字时代’的课!”
周老师。
这一声称呼,代表了技术领域里,最高级别的认可和崇拜。
院门口。
孙会计和他带来的几个工人,已经彻底傻眼了。
他们呆呆地看着院子里那群欢呼的人,看着姜爱国手里那个其貌不扬的铁箱子。
他们的大脑,已经完全无法处理眼前发生的一切。
就在这时,周川拿着那台样机,一步一步,走到了孙会计的面前。
孙会计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,脸上血色尽失。
周川没有说话,只是将探测头,对准了孙会计脚边,那个工人带来的铁皮工具箱。
“滴。”
一声轻响。
屏幕上,清晰无比地显示出了工具箱的内部轮廓。
电子测量仪器,石蕊试纸,烙铁,焊锡丝……
全部都是最基础最捡漏的一些工具。
“神……神仙宝贝啊!”
一个工人再也忍不住,惊呼出声。
“他们竟然只用这种捡漏设备,就能”
跟着来的几个人,也都像是见了鬼一样,纷纷后退,看着周川的眼神,充满了敬畏和恐惧。
孙会计的腿,一软,差点瘫坐在地上。
他终于明白,自己招惹的,是一群什么样的存在。
这不是一群穷疯了的秀才。
这是一群能点石成金的活神仙!
钱宏明擦干眼泪,走到周川身边,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他转过身,面向所有人,声音洪亮地宣布。
“我们研究局,活了!”
整个院子,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。
孙会计面如死灰,冷汗浸透了他的后背。
他知道,今天这债,是要不成了。
这群人,他惹不起。
可当着众人面灰头土脸地离场,他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。
“说到底,东西是有两下子,可你们准备卖给哪号人?”
“谁会敢掏钱买你们这种没来源又没名号的玩意儿?”
“真有能耐,拿出去变现看看——敢不敢换到钞票啊!”